文章詳情
**對動物學習和記憶的影響---大鼠穿梭實驗
日期:2025-04-24 17:39
瀏覽次數:4566
摘要:
一、 目的和原理穿梭實驗
此實驗在大鼠穿梭箱中進行,一般大鼠穿梭箱分為**區和電擊區,中間有一高1.2cm的擋板隔開,穿梭箱底部為可通電的不銹鋼棒,實驗時**區不通電,電擊區通電。箱內頂部有光源或(和)一定的聲音。訓練時,將大鼠放入箱內如何一區,先給條件刺激如燈光或(和)一定聲音,緊接著給電擊(非條件刺激)。受到電擊時,大鼠會逃向**區躲避電擊,這樣一有條件刺激接著就發生電擊,反復多次大鼠就會出現條件反射,即燈光或(和)一定聲音一出現時立即逃避到**區。經過數次訓練后,大鼠可逐漸形成主動回避性條件反射,從而獲得記憶。大鼠在條件刺激期間逃向**區為主動回避反應,在電擊后逃向**區為被動回避反應。穿梭實驗
東莨菪堿可抑制條件反射的形成,造成記憶獲得障礙,加蘭他敏可拮抗東莨菪堿的作用。穿梭實驗
二、 實驗材料
(一). 動物:大鼠。
(二). 器材:大鼠穿梭程序自動控制儀、鼠籠、天平穿梭實驗
(三). 藥品與試劑:加蘭他敏、東莨菪堿、0.9%氯化鈉注射液。穿梭實驗
三、 觀察指標
(一)記錄大鼠遭受電擊的次數,刺激時間。穿梭實驗
四、 方法與步驟
(一). 分組給藥
取3只大鼠,稱重,編為甲、乙、丙。甲鼠在實驗前30min ip加蘭他敏5mg/kg,乙鼠ipNS作為模型對照。于實驗前15min甲、乙兩鼠均i.p東莨菪堿1mg/kg。丙鼠i.p等容量NS作為空白對照。穿梭實驗
(二). 訓練
將大鼠置于大鼠穿梭實驗箱電擊區。先給予條件刺激(燈光)15s,在亮燈10s時開始通電5s(電擊強度為30V,50Hz)。如果在亮燈10s內大鼠逃向**區為主動回避反應,電擊后才逃向**區為被動回避反應。每次訓練15s,共訓練30次,即設定循環次數為30次。穿梭實驗
(三). 測試
做實驗時,將大鼠置于穿梭箱電擊區,記錄遭受電擊的次數(被動回避的次數),該值與設定循環次數之差即為主動回避次數;刺激時間(指動物在被動回避過程中受到電刺激的時間和),該值越小,說明動物主動回避反應越迅速。穿梭實驗
將更多實驗小組的實驗結果匯總起來,算出平均值,進行組間比較。可能的話進行統計學分析。
五、 注意事項
(一). 盡量避免給小鼠額外刺激,保持實驗室安靜,光線不宜過強。
(二). 實驗中應及時**銅柵上的糞便等雜物,以免影響刺激鼠的電流強度。穿梭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