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情
基因導入的方法
日期:2025-04-24 17:39
瀏覽次數:8660
摘要:
盡管在世界范圍內基因導入的嘗試相當多,但迄今尚無很成熟的導入方法, 更難以定點整合。目前,基因導入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顯微注射法
該方法是借助顯微操作儀,將裝有目的基因的毛細管針插入受精卵的原核中,注入基因。世界上**只轉基因小鼠就是用這種方法獲得的。在小鼠,60~80%的早期胚胎經顯微注射目的基因后仍能存活,10-30%的胚胎經移植后能正常發育至分娩。在家畜上使用該技術的難度較大,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家畜所能提供的受精卵數目較少,而且難以把握早期胚胎的發育時序,另一方面,家畜受精卵的細胞質中含有不少脂肪和色素等透光度低的顆粒,降低了原核的可見度,干擾了操作的**性。顯微注射導入基因是發展*早的轉基因技術,目前仍然是使用*廣、效率*高的方法。
2.逆轉錄病毒感染法
該方法是將目的基因整合到逆轉錄病毒的原病毒基因組中,然后將原病毒注入早期胚胎,或是給動物的培養細胞接毒后與胚胎一起培養,使病毒感染胚胎。Harvey(1990)用貓白血病毒作為載體,成功地將外源基因導入羊的基因組中并得到表達。該方法已被廣泛地應用于基因表達機制、基因產物、細胞缺陷癥和人類遺傳病**等研究領域,具有整合的外源基因一般可自行復制,無須復雜的顯微操作等優點,但整合成功率和基因表達率低,效果不穩定。
3.胚胎干細胞介導法
這一方法的理論依據在于囊胚期的內細胞團含有尚未分化的胚胎干細胞,將這些干細胞植入正常發育的囊胚腔之后,很快便與受體內細胞團聚集在一起,參與正常胚胎的發育。用電穿孔或磷酸鈣沉淀法,將外源DNA轉移到胚胎干細胞中,或用逆轉錄病毒做為載體感染胚胎干細胞,然后篩選整合陽性的部分并將之植入受體囊胚腔。由此發育成的個體其染色體中可能整合了外源基因。經胚胎干細胞介導法產生的轉基因動物均屬嵌合體。
4.精子載體法
將外源基因片段與獲能精子一起孵育,然后,用攜帶有目的基因的精子進行人工授精。此方法*大的優點在于不需要昂貴復雜的設備,而且可以省略不少繁雜的操作。*近Rottman等將外源DNA用脂質包埋后,與兔精子共同孵育,然后進行人工授精,得到的49只仔兔,經Southern和PCR分析,其中31只為基因整合陽性,陽性率為63.3%。Squires和Drake應用同樣的方法在雞上獲得成功,陽性率為15.25%。我國新疆在奶牛上也有成功報道。但不少研究人員,用精子作載體進行復轉基因試驗未獲得陽性結果,而對這種方法持否定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