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詳情
心理應激動物模型的制作與行為學測試
日期:2025-04-26 00:41
瀏覽次數:5397
摘要:
一、心理應激動物模型的制作
人們在復制心理應激動物模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情緒畢竟是復雜的,軀體應激與心理應激因素的區別始終是應激研究中的難關,難于**地在實驗中進行模擬或類比。下面是幾種常見的動物模型制作方法,為進行心理應激研究提供參考。
1 . 社交失敗應激動物模型:
雄性大鼠放入單獨飼養大鼠籠中, 單獨飼養大鼠會攻擊實驗組大鼠, 撕咬侵入者的頭部、頸部和背部(無外傷發生)。社交失敗的定義是:實驗大鼠至少受到一次攻擊, 并且表現出馴服的姿勢, 如防御性直立、仰
臥、靜止不動等 。由于*后得到的實驗對象未受到明顯的軀體刺激, 因而可以認為是較理想的心理應激模型。
2 .Communication Box 大鼠模型:
被電擊的大鼠驚叫、驚跳; 實驗組大鼠不受電擊, 但旁觀其他大鼠遭受電擊的過程,通過視覺、聽覺等而產生心理應激。每次持續30分鐘,隔天1次, 連續兩周 。
3 . 行為限制( 束縛制動) :
將造模大鼠置于自制束縛制動盒內, 限制大鼠的活動空間, 每日1 次, 每次2小時,造模大鼠在制動期間禁食、禁水。6天后進行檢測。
4 . 多重復合慢性應激:
將隔離應激、新環境應激、擁擠、社交失敗應激等4 種刺激隨機安排到28 日內,每日1種,產生慢性輕度不可預見性的應激。由于慢性應激是模擬抑郁癥的環境誘因,動物的行為特征改變、血漿皮質**升高等均與內源性抑郁癥狀相似,作為抑郁模型具有較高的價值。
5 . 大鼠空瓶刺激情緒應激:
給予經過定時喂水訓練的大鼠空瓶刺激,以誘發其情緒應激。實驗中行為觀察證實情緒應激組動物被給予空瓶刺激后表現出明顯的攻擊性行為,如咬籠子和空瓶;生理應激組僅有個別表現出探求行為,但無攻擊性行為。
6 . 其他應激模型:
國內外尚有水浸束縛、電擊足底或尾巴、強迫游泳、噪聲刺激以及聲—光—電復合刺激等多種應激動物模型。
二、心理應激的行為學測試
對心理應激動物模型的判定, 行為學測試是必不可少的。常用的測試方法多借用精神科的情緒測試實驗方法; 常見的有曠場實驗、Morris水迷宮行為測定、Y迷宮明暗分辨學習實驗、高架十字迷宮實驗以及被動逃避實驗等。
1 . 曠場實驗:
曠場實驗裝置為一有底方桶, 高60c m, 底面平分為25 個小方格,方格正上方2m高處架設攝像機。測定時大鼠置于裝置底面中心,以3min內大鼠所越過格子數目為水平得分,后肢站立次數為垂直得分,兩者總和為曠場實驗總得分。曠場實驗主要用于測定動物主動行為能力,常用于測定各種應激暴露對大鼠行為的影響[6]。
2 .Morris水迷宮行為測定:
依照國際標準建立Morris水迷宮訓練池,使用計算機控制攝像系統記錄大鼠游泳軌跡以及訓練期間大鼠每次尋找平臺所需的潛伏期;并進行分析處理。Morris水迷宮是英國心理學家Morris設計并應用于學
習記憶腦機制研究的, 是檢測動物記憶水平的重要工具。
3 .Y迷宮,明暗分辨學習實驗:
實驗在Y 迷宮中進行。實驗開始后, 如動物由起始臂直接跑向**區, 即為正確反應。每只大鼠每天訓練20 次,連續訓練7天,以正確反應率達到90 % 作為學會的標準, 以達到學會所需的訓練次數作為學習成績的指標, 進行統計學處理。
從上述動物模型可以看出: 設計心理應激動物模型時,*困難的技術問題,就是要把引起大鼠產生應激的諸因素和軀體因素完全分離,至少部分地分離。因此, 進一步分離心理和軀體刺激等因素,盡量避免摻雜物理(軀體) 性應激成分,建立起一種相對“純粹”的心理應激模型, 仍將是今后需要認真解決的問題。
目前已知的模型單獨用于研究尚有難以克服的假陽性和假陰性反應, 可聯合應用其中幾種模型, 可能會提高實驗結果的可信性。